williamhill官网办公系统| williamhill官网教学管理|
williamhill官网 williamhill官网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学院举办月满华章·同心共融——非遗技艺中的民族团结情 学生生活技能劳动实践活动

作者/摄影:涂晶 王承皓/大学生记者团 尤奥博 何倩审稿:宋庆垒责任编辑:胡溪子来源: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党校))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增进各民族同学间的情谊,9月29日下午,学院“月满华章·同心共融”——非遗技艺中的民族团结情学生生活技能劳动实践活动在南区博雅园一楼餐厅举行。

学院副院长查纯为本次活动致辞,她表示此次“月满华章·同心共融”主题劳动实践活动,以中秋传统节日为契机,以非遗技艺体验为载体,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让各民族新生在实践中提升了生活技能,更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她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以月圆之和美为榜样,彼此尊重、相互关爱,在交流交融中加深理解,在学习中增进友谊。

此次活动特邀来自藏族、朝鲜族、土家族、毛南族、蒙古族、壮族、苗族、回族等15个少数民族的近50余名师生代表,体验传统手工制作月饼。

活动现场,食堂师傅为大家准备了各种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器具,并讲解了月饼的制作方法。来自藏族的江央卓玛同学正跟着师傅学习揉皮、包馅、压模,她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做月饼,原来中秋吃月饼还有这么多吉祥寓意,感觉特别有意义。”旁边的满族同学田丽泽则主动帮她调整模具角度,两人合作完成的“玉兔望月”月饼刚一出炉,就引得周围同学纷纷称赞。

williamhill官网

随后,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学生代表从中秋故事、传统美食、庆祝活动等方面分享了各自家乡的中秋传统习俗。“在我的家乡广西,每到月圆中秋,家乡人都会穿上精美的瑶族服饰来共祝一家团圆。瑶绣作为非遗技艺的生动载体,它的一针一线,绣的是瑶家的烟火,也是中华大家庭的温暖。无论我们来自哪里,只要愿意把心意‘绣’进彼此的生活,就能绣出更灿烂的‘同心华章’。”来自25级数媒2班的瑶族学生代表陈韵秋谈到。

25级电信职1班回族学生胡凯亮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表达了对学校以及老师、同学们给予自己关心与帮助的真诚感谢,也谈到了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制作月饼,还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民族的朋友,听到了很多有趣的民族故事,感觉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让远离家乡的同学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据悉,本次活动由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党校)与后勤保障部共同主办,是学院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学院将继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为各民族学生搭建更多交流交融的平台,引导广大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同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学院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党校)、党委宣传部、williamhill部、团委、后勤保障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代表,各民族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