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办公系统| williamhill官网教学管理|
williamhill官网 williamhill官网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彭骥飞:辅导员要担起育人大任

作者/摄影:王承皓审稿:胡溪子责任编辑:胡溪子来源:党委宣传部

彭骥飞,中共党员,专职辅导员,土木工程系团总支书记。扎根williamhill一线,肩负土木学子的日常管理与思想引领。所带21gb土木1班彭宇获国家奖学金(2021-2022),21gb土木2班周泳铨获国家奖学金(2023-2024),21gb土木3班荣获“优秀班级”。深耕实践育人沃土,指导“鹿鸣志愿服务队”斩获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团中央2024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优秀团队;中社联2024年“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团队;2024年度学院“三下乡”优秀志愿服务团队;队长朱凌获评洪山街道十大榜“Young”青年;团队“桥建乐趣托管项目”入选洪山区公益项目库并获评“十佳公益项目”。

攻坚:把“心理课”送到大山的褶皱里

当鹿鸣志愿服务队入选“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项目并获评优秀团队时,彭骥飞深知,荣誉背后是硬骨头。 一群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跨学科挑战专业性极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无异于开山凿石。“专业是硬坎,需求更是千差万别。”彭骥飞脚下沾泥,心中才有底。 他带队扎进来凤县绿水镇中心小学——一所留守儿童占比高达80%的深山学校。初次授课,精心准备的互动游戏石沉大海,孩子们眼底的沉默像山岚般浓重。队员田同学攥着教案的手在发抖。

“放下课件,看眼睛!”彭骥飞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他带着团队“把脉问诊”:挨户走访,蹲下身子与孩子、老师、家长恳谈,摸清困境根源。数据在脚下,方案在田间。 他们调整策略,用土木人的“结构思维”拆解心理问题,用工程人的“实操方法”设计互动体验,硬是在学科鸿沟上搭起一座沟通的桥。

“路艰,无悔。”彭骥飞斩钉截铁。这份“悔不得”,是辅导员的担当——学生在哪里成长,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

深耕:以“绣花功”织就育人锦缎

带班如带兵,育人如绣花。面对数百名个性迥异、基础参差的土木学子,他以兴趣为引,把班会打造成“诸葛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营造出“敢讲真话、能担责任”的优良班风,为班级发展筑牢根基;积极对接工程项目实习,让图纸在工地“发声”,使知识在实践的汗水中“扎根”,全方位磨砺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彭骥飞的育人实践中,“目标导航”与“情感护航”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他坚持与学生一对一绘制成长“施工图”,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节点,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稳步前行。当学生生病时,他深夜守护在病床前;当学生遭遇求职挫折时,他耐心鼓励打气,成为学生心中“靠得住”的坚实后盾。“因材施教,以身作则”是他始终坚守的育人铁律,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学生的关爱与责任。

彭骥飞笃信,辅导员要成为“铁打的营盘”。他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锤炼过硬的沟通能力,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学生,怀揣炽热的心肠关爱学生,保持创新思维应对育人挑战。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他不靠空谈,而是凭借日复一日的“铁脚板”深入学生群体,用事无巨细的“绣花功”雕琢育人细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篇章。

铸魂: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

彭骥飞最看重两样“硬本事”: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力。课堂上,他善设“开放性难题”,逼学生跳出“标准答案”。课堂外,他力推“个性化课表”,授人以渔,鼓励学生成为自己学业的“总工程师”。

绿水镇的暑期实践,是这一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从方案策划到落地执行,从课堂讲授到山村家访,学生团队在“真刀真枪”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担当、更学会了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那片沉默的大山,最终回荡起孩子们的笑声。

“好奇心是引擎,求知欲是燃料。”采访尾声,彭骥飞目光灼灼。作为辅导员,他甘做铺路石,用实践为学生的万里征程奠基,用担当诠释新时代思政工作的千钧重量。 他的身影,是土木学子心中那座坚实的“桥”——一头连着课堂,一头通往家国山河。

williamhill官网

Baidu
sogou